首页 > 委属单位话发改

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

发布时间:2024/10/24
来源: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
[ 打印 ]
  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,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,强调要“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”。政府投资作为一项重要政府职能,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,是政府履行职责、实施宏观经济治理的重要手段,承担着落实国家发展战略、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扩大投资、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要功能。多年来,政府投资在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、防风险、保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应立足我国发展实际,正确认识政府投资的功能作用,廓清投资和消费的互促关系,准确把握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带动作用和对市场机制的补充作用,这对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,具有重要意义。
  政府投资和扩大消费之间具有互促关系
  从国民经济循环的视角看,投资和消费具有互补互促、相辅相成的关系。一方面,投资转化为生产和供给能力,只有通过持续新增投资,才能培育发展新的生产力、创造出高质量供给。依据生产决定消费的循环原理,投资什么和投资多少,决定了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,也就决定了能够消费什么和消费多少。投资不仅能够满足现有消费需求,还能创造、引领新的消费需求,推动消费规模扩大和消费结构升级。通过政府投资适度超前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有序完善公共服务体系,有利于改善消费环境、疏通消费堵点,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,激发消费潜力。此外,投资中有一部分资金是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,可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、增加居民收入,进而促进消费。另一方面,消费需求指明了投资方向,需求端的消费升级带动供给端的产业升级,催生和牵引新的投资需求。
  应避免孤立地讨论通过投资还是消费拉动经济增长,投资和消费需形成“双轮驱动”。政府投资和扩大消费具有内在一致性,应当统筹考虑促进投资和消费的一揽子政策,二者有机结合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,发挥好政府投资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中的关键作用,扩大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政府投资,着力形成投资和消费相互促进、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环,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。
  政府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中仍具有较大的空间和潜力
  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增长,2023年超过50万亿元,形成规模巨大的全社会固定资产存量。这既是我国经济发展形成的宝贵成果,又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条件。从国际对比看,我国相对于多数国家具有明显的投资效率优势。2018—2022年,我国增量资本产出率(即资本变动量与产出变动量之比,数值越小说明资本的边际产出越高)的加权平均值为8.56,不仅大幅低于高收入国家的14.41,也明显低于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中等收入国家的9.54。也就是说,我国每多增长一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,所需要的资本形成总额相对更少,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上的效率超过全球主要经济体。
  应该认识到,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,人均资本存量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,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等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。当前,我国处于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时期,还有近3亿农业转移人口正在加快市民化进程,下一步城市更新、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的升级空间还很大,住房、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方面尚有较大投资需求。要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、超前布局未来产业不断拓展投资空间,特别是数字化、绿色化转型催生出规模庞大的投资增量。总体上看,政府投资在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潜力还有待挖掘,应持续发挥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。
  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带动作用
  多数政府投资项目投资金额大、回收周期长、收益率偏低,民间资本对这类项目投资动力不足、意愿不强。如果评估政府投资项目时仅考虑项目自身的成本和收益,就很容易低估其经济社会价值。应该看到,政府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,对民间投资产生带动效应。从直接带动看,交通、能源、水利等政府投资项目可以拉动相关产业链上下游的民间投资,以资本金注入、投资补助、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展政府和民间资本合作,可有效引导和撬动民间投资。从间接带动看,在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、社会民生等公益性领域的政府投资,为民间投资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,降低各类经营主体的投资成本和风险,提高其投资回报率。有研究表明,我国对高铁的投资提高了要素配置效率和基础技术能力,高铁开通后沿线城市的民间投资明显上升。
  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都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,应当在扩大政府有效投资的同时,撬动民间投资,形成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之间的良性互动,合力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作用。进一步优化政府投资方向,建立政府投资支持基础性、公益性、长远性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,聚焦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、应急能力等,将更多资金集中到经济社会亟需、发展前景广阔、引导效果明显的领域,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性、战略性支撑。发挥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的互补优势,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民间资本开放,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,强化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。
  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对市场机制的补充作用
  政府投资对有序开展社会扩大再生产、弥补市场失灵发挥了重要作用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,在市场经济中,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分离,已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实物构成上同社会需求不完全一致,造成资源浪费,政府有必要有计划地组织和调节生产。市场失灵理论也认为,市场机制有其局限性,仅凭市场机制不能解决经济稳定、社会公平等问题,特定条件下的政府干预是必要的。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,科学的宏观调控、有效的政府治理,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。政府投资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,不仅可以稳定经济运行,还可以提供公共产品和改善社会民生,对市场机制形成必要的补充。近年来,全球主要国家越来越重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,如一些国家推出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,并以投资补助的形式,加强对半导体、新能源、电动汽车等先进制造业的支持,强化对制造业回流的政策激励。
  政府投资应在不干预市场公平竞争的前提下,发挥更加积极有为的作用,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。坚持“有所为有所不为”,合理运用政府投资这个政策工具,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,统筹用好财政资金、中长期特别国债、地方政府专项债等,加大对公共服务类项目的直接支持力度,创新产业类项目的资金安排方式,提高资金使用的精准性和有效性,不断提高公共产品、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水平。
  (作者: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,执笔人:毛科俊 于畅,原文发表于《学习时报》2024年10月16日)
附件:

排行榜